接下来为大家讲解制冷机组选型计算方法,以及制冷机组选型计算方法图解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制冷量 = 冷冻水流量 × 187 × 温差 × 系数 其中,冷冻水流量代表机器运行时所需的冷水流量,通常以升每秒为单位。温差指的是机器进水和出水之间的温度差。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计算中,187是一个定值,代表水的比热容。在选择冷水机类型时,风冷式需要乘以系数3,而水冷式则乘以系数1。
具体的计算公式为:冷冻水流量 = 制冷量 ÷ 温差 ÷ 水的比热容 ÷ 3600。其中,制冷量为中央空调系统的制冷量,单位为瓦时(Wh)或千瓦时(kWh);温差为冷冻水进出水温差,单位为摄氏度(℃);水的比热容为18J/g℃,即1kcal/kg℃。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根据系统需求来确定冷冻泵的流量。
这二者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匹的制冷量大约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瓦应乘以162,这样,1匹制冷量应为2000大卡×162=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而1.5匹的制冷量应为2000大卡×5×162=2486W。
IPLV值即“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Integrated Part Load Value)”是指:基于机组部分负荷时的性能系数值,按机组在各种负荷条件下的累积负荷百分比进行加权计算获得的表示空气调节用冷水机组部分负荷效率的单一数值。
冷水机组是制冷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性能的两大关键指标是冷量和流量。
计算冷却塔流量的简便公式是:(冷水机组的制冷功率+压缩机输入功率)(千瓦)/815=冷却塔的流量(吨/小时)。更直观的方法是根据水冷冷水机组的冷却水流量,选择一个稍大的冷却塔即可。另一种估算冷却水流量的方法是将冷水机组的制冷量除以5,得到的数值大致相当于冷水机组冷却水的流量。
在选择冷水机类型时,风冷式需要乘以系数3,而水冷式则乘以系数1。例如,如果你计算出的制冷量大约为07KW,且你习惯使用P来衡量,那么对于风冷式,可能需要选择3P的机器。以此类推,计算出额定制冷量是选择工业冷水机最关键的一环,它会直接影响机器的功率和型号选择。
冷水机制冷量计算:水冷螺杆机的制冷量以冷吨为单位。风机盘管的制冷量按KW计算。例如,对于10立方米的水,从7度提升至15度,4小时需2255KW,5小时需1604KW。冷凝器换热面积:风冷式冷凝器的换热面积约等于制冷量/㎡。水冷式与风冷式冷凝器的换热面积比例一般为1:15,水质差时可适当减小比例。
选择制冷机组匹数的方法:明确需求 在选择制冷机组的匹数时,首先需要明确所需制冷的空间大小及具体需求。匹数直接关联到制冷机组的制冷能力,因此准确评估制冷负荷是选择合适匹数的第一步。负荷计算 计算制冷空间的总体热负荷,这包括墙体、窗户、设备以及人员的热负荷。
国家标准规定,房间空调器的大小按制冷量参数标注。空调的匹数通过看空调内机上的型号可以确定。比如一台型号为KFR-23GW的空调,其中数字“23”即表示这台空调的制冷量为2300W的空调器,可以简称为小1匹。而数字25则代表是1匹的空调,数字28则代表是大1匹的空调,以此类推,如下图所示。
立方冷库所需的匹数通常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确定。 储存物品考量:如果冷库主要储存蔬果,由于蔬果呼吸作用会释放一定热量,对制冷量要求相对高些。一般情况下,大约每立方米需要150 - 200大卡的制冷量,30立方米则需要4500 - 6000大卡制冷量,换算后大概需要3 - 4匹的制冷机组。
如何分辨空调制冷量及匹数大小:一是看空调机型前面的两个数字,比如数字是25,则表示该空调制冷量是2500W,是一匹的空调,适合12平米左右的房间使用。二是看空调机身侧面标牌上或说明书上各项技术指标上标注的制冷量大小,制冷量2500W左右为一匹,以此类推。
如果仅夏季使用空调制冷,制冷量可适当小一些。如果冬季需要空调制热取暖,制冷量应适当大一些。耗电量:匹数越大,压缩机的功率通常也越大,耗电量相应增加。耗电量不仅与匹数有关,还与空调的品牌、控制系统及电控设计差异有关。环境因素:房间的密封保温条件不好时,应选择制冷量稍微大一点的空调。
关于制冷机组选型计算方法和制冷机组选型计算方法图解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制冷机组选型计算方法图解、制冷机组选型计算方法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上一篇
风冷式制冷机组哪家安全
下一篇
武汉凌雪制冷设备